中国CS/LR4型狙击步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瞄准镜bushnell 4*32 中国CS/LR4型狙击步枪

中国CS/LR4型狙击步枪

2023-09-26 1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S/LR4型狙击步枪(前称: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又称:NSG-1)是一款由中国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所研制、长风机械集团总公司所生产的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发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径步枪子弹,例如中国生产的CS/DFL3型高精度铜壳全铅芯专用狙击弹药或国外生产的.308口径高精度比赛等级(英语:Match grade)弹药。

菲律宾所用的CS/LR4A型狙击步枪

类型:栓式步枪、狙击步枪

原产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与战争/冲突:

马拉维危机

研发者:中国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长风机械厂

研发日期:2008年6月—2011年6月

生产商:长风机械集团总公司

单位成本:整套系统、不连弹药:¥260,000

生产日期:2010年—现在

衍生型:CS/LR4A

基本规格

重量:空枪:6.5千克(14.33磅)

长度:1,100毫米(43.31英寸)

CS/LR4A: 1,150毫米(45.28英寸)

枪管长度:610毫米(24.02英寸)

子弹:7.62×51毫米北约口径(STANAG 2310)

CS/DFL3型7.62毫米高精度专用狙击弹药

口径:7.62毫米(.308英寸)

枪管:1根,线膛,精密锻造技术制造,重型,比赛等级(英语:Match grade),自由浮置式,无枪口装置

枪机:旋转后拉式枪机

发射模式:连发

枪口初速:800米/秒(2,624.67英尺/秒)

有效射程

光学狙击镜:大于600米(>656.17码,>1,968.5英尺)

CS/LR4A: 800米(>874.2码,>2,624.8英尺)[2]

供弹方式:5发可拆卸式单排弹匣

瞄具

机匣顶部的MIL-STD-1913战术导轨上安装日间/夜间光学狙击镜、红点镜/反射式瞄准镜、全息瞄准镜、夜视仪和/或热成像仪(可拆卸)

机匣导轨长度:150毫米(5.91英寸)

CS/OS15型8~32倍白光瞄准镜

CS/OS17型8~32倍白光瞄准镜

CS/OS20A型4~15倍白光瞄准镜

微光图像增强仪(串列安装)

历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频繁的于各类重大国际活动、赛事中交流,中国重新开始认识狙击理念,并付诸科研实践。为此,中国相关部门于2008年6月启动了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的研制工作。

经过近3年的艰苦努力,先后解决了众多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在2010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建设厂的展台上迷彩涂装造型首度展出,而在2011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建设厂的展台上则以黑色造型与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同时展出(当时还没有正式的名称)。2011年6月,这枪通过了外贸定型,并正式命名为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

在2012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展出的CS/LR4有多项改进。同年,于哈萨克斯坦举办的“金鹰2012”(AY-2012)狙击比赛之中,北京派出的选手使用CS/LR4发射主办方统一提供的比赛等级(英语:Match grade)弹药,并且获得了优胜。其后,在2013年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中,亦有使用CS/LR4参赛。

设计细节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采用传统式结构,枪管自由浮置式设计,旋转后拉式枪机,弹匣供弹。全枪由枪身、枪机、枪托/护手、供弹具及两脚架等几大部件组成。

机匣 

机匣与枪管采用螺纹固接。保险杆、发射机与机匣之间均采用销钉固接。机匣内腔设有导轨用于导引枪机运动。枪机与机匣内腔前部的闭锁支撑面相互作用实现闭锁,手工操作枪机完成推弹、闭锁、开锁、抽壳、抛壳等动作。机匣右侧设有抛壳窗。机匣左侧设有枪机锁和弹匣卡笋,枪机锁是限制枪机向后运动的极限位置。

机匣顶部从设计初始阶段就采用了MIL-STD-1913战术导轨用于加装光学瞄准镜。不仅可以配装中国内外高精度光学瞄准仪,也为中国国内相关生产单位研制适应该导轨的光学瞄准仪创造了基础。枪管上方亦设有一段前部战术导轨,用于安装微光图像增强仪。该枪的战术导轨分为前后两段式设计,便可以同时配装白光瞄准镜和夜视仪。为保证精度,这段导轨不与枪管接触。早期型的前部战术导轨支架为“单向支撑”方式,而在2012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展出时的后期型则改为“双向支撑”方式,提高了安装串联夜视仪时的稳定性。

该枪配备的白光瞄准镜的质量和外形尺寸均比普通步枪用光学瞄准镜相较为大。因此,该枪机匣顶部的战术导轨横向尺寸大,宽为21.7毫米(0.85英寸),以提升连接稳固性。这段战术导轨长度达150毫米(5.91英寸),光学瞄准镜连接在战术导轨的前后位置可调节,安装位置灵活方便。枪、镜连接锁紧机构采用螺杆拉紧式,可用工具锁紧在战术导轨之上。

该枪突破了光学瞄准镜的传统使用模式,以白光瞄准镜作为主要瞄准具,而且枪、镜校准后不再拆卸白光瞄准镜,避免重复装夹造成的瞄准误差,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瞄准精度。夜间瞄准射击时,将微光图像增强仪安装在白光瞄准镜前方的皮卡汀尼导轨上,其起到夜间图像增强的作用,通过白光瞄准镜实施夜间瞄准。该使用模式无需单独设计微光瞄准镜,简化了设计工程。

枪管 

自由浮置式枪管采用精密锻造技术制造,全长610毫米(24.02英寸),弹膛、线膛针对狙击步枪弹药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弹头在枪管中定位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减小弹头在枪管中初始运动的扰动、弹头被甲变形等。枪管壁厚设计余量较大,提高了枪管刚度和热容量。

迷彩涂装原型的枪管前端的枪口螺纹可用于装上微声器令其成为“微声狙击步枪”,但不知为何自黑色造型开始却取消了枪口螺纹。

发射机 

发射机由阻铁、阻铁座、保险杆、击发杠杆和扳机等组成。两道火扳机扳机设置可通过调节螺钉使扳机扣力在8~15磅力(35.59~66.72 牛顿)之间调节,扣压扳机时能明显地感觉到预压和击发两个阶段。而且扳机前后位置也可以实现调节。

发射机通过两个销子与机匣固接,安装在机匣右侧、发射机座上方的手动保险杆,通过前后滑动实现保险和射击状态的转换。保险杆推到后方位置时为保险位置,此时阻铁和阻铁座被保险杆刚性限位,因而无法转动,即使扣动扳机或是意外跌落,击针也无法被解脱而不能实现击发;而保险杆推到前方位置时为射击状态,此时击针被阻铁挂住,阻铁可随阻铁座一起转动,扣动扳机,阻铁即可释放击针,实现击发。

枪机 

枪机由机头体、压弹板、枪机体、抽壳钩、抛壳挺、击针及击锤等组成。机头体前方设有3个锁耳(英语:Lug),抽壳钩和抛壳挺均****机头体上;平移式击针装在枪机头体内,平移式击锤部件由阻铁解脱实施击发动作。

枪托/护手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一体化枪托/护手采用纤维增强热塑塑料内嵌钢件注塑成型制造。枪托/护手全长720毫米(24.02英寸),通过前后两个螺钉与机匣连接。枪托由后向前设置有:托底板、托腮板(英语:Cheekpiece)、握把、下护手。

枪托底板组件由橡胶托底板、垫片等组成,通过两个螺钉固接在枪托后端。枪托底板可通过增减垫片数量以调节托底板的厚度,也可进行高低调节。

托腮板组件由托腮体、调节手轮和紧固装置等组成。托腮板的高低可通过转动调节手轮进行调整。

早期型的一体化枪托/护手没有任何枪背带环,而在2012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展出时的后期型则在前后进行了枪背带环的设计,提高了全枪的携行能力。

供弹具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供弹具为5发单排式直弹匣,由弹匣体、托弹板、托弹簧、弹匣底盖等组成。弹匣以直插式装上供弹口。

早期型的弹匣卡笋设计在底盘系统的左侧面上的按钮型弹匣卡笋,而在2012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展出时的后期型则移至弹匣前部,并改为拨片样式。为了解决早期型弹匣因弹匣壁较为薄弱(只有0.8毫米),导致枪械运输过程中或是使用携行中因一些剧烈的外力磕碰造成弹匣壁変形,进而导致供弹故障,后期型的弹匣壁进行了强化,弹匣壁厚度增加至1毫米。

两脚架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两脚架通过脚架座和脚架卡笋以及一体化枪托/护手上的脚架连接座连接,可调节高低,为用户在不同位置进行瞄准时提供更好的支撑。

早期型的高低调整装置和脚架底座分别为旋钮样式和半球状样式,而在2012年北京警用装备展上展出时的后期型则改为按钮样式和平底犁头样式;设计位置亦由底盘式枪托下部固定改为前端固定,这种设计改良有助此狙击步枪提高射击精度。

后支撑杆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还设有后支撑杆,可作为狙击步枪的驻锄,用于辅助架枪。后支撑杆可调节高低以适应地形需要,并且可以对架枪高度进行微调,便于狙击手长时间伏卧使用。后支撑杆与前端的两脚架相配合,可以让CS/LR4自行稳定在射击位置上,这样用户可在执行观察任务时充分休息,无需时时刻刻端著狙击步枪,有助于保存体力。

无损供弹机构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在设计上的技术提升是无损供弹机构。

对高精度狙击武器系统来说,射击精度是核心目标,因此对狙击步枪/弹药的加工质量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狙击弹弹头的加工质量和表面质量对射击精度有很大的影响。而无损供弹机构则可避免供弹过程中弹头接触导弹坡面等硬金属表面造成的弹头表面划伤,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无损供弹机构的原理是:将供弹具的安装位置尽量靠近枪管轴心,缩小供弹具最上一发弹与枪管轴心的高度差(即是供弹过程中的枪弹爬升高度),利用弹壳导引弹药入膛及规正,避免弹头表面的损伤可能。技术人员将传统旋转后拉式枪机设计成分体式枪机结构,枪机头最大限度地为供弹具让位,以尽可能提高供弹具的安装位置,使弹药上膛过程中的爬升高度小于3毫米,确保弹药上膛过程的导引由弹壳完成,避免了弹头可能受到的碰撞、刮蹭等伤害。

人机工效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亦具有很突出的人机工效方面设计。该枪充分吸收了中国国外同类枪械在这方面的优秀设计,包括握把及枪托采用类似运动步枪的结构设计,其枪托底板厚度、托腮板(英语:Cheekpiece)高度、两脚架高度、枪托下方的后支撑杆、扳机扣力和扳机位置均可调节。有了这些基础条件,狙击手可在拿到其配属的狙击步枪后,根据其个人体型和使用习惯对枪进行调节,满足了狙击手对于狙击步枪舒适度的要求。通过优化握把、扳机等握持部位的形状和尺寸,达到了握持、据枪和射击的舒适效果。另外,其枪身表面也进行了皮革纹特殊处理,枪管表面也采用哑光(英语:Paint sheen)设计,不仅减小了因枪身反光而被敌方发现的概率,也使得狙击手持枪的手感更好。

附件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配件包括硬式携带盒、清洁套件、CS/OS15型8~32倍白光瞄准镜(原厂配装)或CS/OS17型白光瞄准镜(公安部配装)、CS/OS20A型4~15倍白光瞄准镜(改良型号配装)、微光图像增强仪、CS/OB1型激光测距仪/弹道解算计算机系统、CS/DFL3型7.62毫米高精度专用狙击步枪弹药和操作手册。

弹药 

CS/DFL3型7.62毫米高精度专用狙击弹药的外形尺寸和7.62×51毫米普通弹基本相同。该弹由弹头、弹壳、底火和发射药组成。采用铜壳被甲全铅芯前装结构、标准北约弹药铜弹壳、伯丹式无锈蚀击发药底火和内弹道燃烧稳定的新型单基发射药,一发CS/LR4专用子弹约为50元人民币。

追求更高性能 

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于2008年9月提出论证,2009年7月开始研制。2010年1月,样弹进行了全面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样弹完全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其后科研人员又对该弹提出更高的指标要求,即600米的射击密集度指标由≤240毫米提高到≤174毫米。指标确定之后,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技术攻关,并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最终于2010年12月完成外贸设计定型,命名为CS/DFL3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子弹。

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的研制为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枪弹设计参数优化问题。中国以前主要是设计普通弹,设计高精度弹药尚属空白,无更多经验可供借鉴。设计人员在研制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的时候发现枪弹的特征参数和射击密集度之间关联度极高。因此,枪弹设计参数优化就成为了第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提高射击密集度问题。根据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的作战使命,其需要具有很高的射击密集度和首发命中率。因此,如何提高该弹的射击密集度就成为了第二个关键技术问题;及

步枪/弹药匹配问题。试验中发现,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虽然在7.62×51毫米普通弹药弹道枪上有较好表现,但在新设计的高精度狙击步枪上则表现不稳定。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步枪/弹药匹配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如何优化步枪/弹药的匹配进而提高弹头飞行稳定性就成为了第三个关键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三大关键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开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设计人员在弹头特征参数优化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经典力学、内弹道学和外弹道学等理论计算,并结合以往的研制经验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优化弹头特征参数的新型弹道模型。

同时,设计人员认为传统型后装方式组装弹头的加工工艺办法很难满足射击密集度要求。采用后装方式组装弹头时,铅心或钢心从弹头壳的尾部向前装入,然后用专用冲子等工具将铅心或钢心冲压到位,最后进行弹头壳尾部的收口工序。钢心或铅心从后向前装入弹头壳时,弹头一致性、轴对称性和密实性很难保证,因此,其散布精度也就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大胆提出采用前装方式组装弹头,并完成了工艺优化工作,有效提高了射击密集度。同时技术人员还在提高射击密集度方面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

对弹头方案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弹头的射击密集度潜力;

采用较大弹重系数和减小枪口压等措施以减小初始扰动;

选用合适的单基发射药使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具有稳定的内弹道性能;

为满足远距离的射击密集度,调整了弹头质量;及

对各零部件的制造公差、全弹的装配公差进行严格控制。

在步枪/弹药匹配方面,技术人员根据新膛室的特点,对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弹头弧形的形状和高度、尾锥的角度和高度、弹头的外径、初速等)进行了调整。

经过这些技术攻关,最终设计而成的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的射击密集度、首发命中率均较好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经过设计与工艺的改进,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的外形尺寸虽然基本上与7.62×51毫米普通弹相同,但是精度上比7.62×51毫米普通药外高出许多。该弹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外贸型7.62×51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弹药的空白。

精度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的预期精度不错:在发射CS/DFL3型7.62毫米狙击弹药和有利的环境条件以下可以达到小于1.16 角分(MOA)的准确度,其测试精度效果如下:

在100米(109.36码,328.08英尺)处的散布范围为小于29毫米(1.14英寸)。

在300米(328.08码,984.25英尺)处的散布范围为小于87毫米(3.43英寸)。

在600米(656.17码,1,968.5英尺)处的散布范围为小于174毫米(6.85英寸)。

在800米(874.89码,2,624.6英尺)处的散布范围为小于232毫米(9.13英寸)。

如此看来,CS/LR4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精度虽然比起美国陆军的制式狙击步枪的表现还有欠缺(比如M2010增强型狙击步枪,其出厂验收精度为小于1角分),但确实比起85式和88式提高许多,等同于美国M24狙击步枪发射M118狙击弹药的精度水平。

技术特点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在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领域的空白。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对枪弹与枪管的匹配设计开展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中国枪弹与枪管设计的理论水平;

首次成功解决了子弹弹头前装成型工艺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弹丸加工的一致性、密实性和轴对称性;

成功摸索出高精度狙击枪管的精锻工艺及相关检验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枪管内膛加工的精度水平;

创造性地应用了枪械无损供弹机构,避免弹药在供弹过程之中受到损伤,有利于提高武器射击精度;

研制的白光瞄准镜成功破解了变倍率时、物镜调焦时和因冲击而引起的三种零位漂移原因,在中国首次实现综合漂移小于20 角秒,提高了瞄准精度;及

研制的测距仪/弹道解算计算机成功地整合了激光测距、弹道解算、环境测量和数据显示等技术。

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结构设计较上世纪末期的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优秀。后两者的下护木前端须依靠枪管附件定位,枪管亦因直接套著两脚架而非自由浮置式。由于枪管射击时会在火药燃气压力下膨胀,但下护木、两脚架等附件却恰恰阻挠了枪管的正常变形,进而导致武器射击精度低下。而前者的下护木则是采用悬臂形式,两脚架设置在下护木前部下方(已经改为护木前端),避免直接在枪管上加挂附件。这样使枪管在膨胀以后能够正常变形,提升了武器的射击精度。这一结构设计与美国雷明顿高精度狙击步枪非常相似。而CS/LR4的设计基本上达到了“以我为主、中西合璧”。

综上所述,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具有高精度、可靠性良好、配套齐全、人机工效优秀等特点,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武器系统。

缺失 

CS/LR4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弹匣容量过小

供弹具单排式直弹匣容弹量只有5发,火力持续力较同口径高精度手动狙击步枪(例如萨科TRG-22)相差一倍。

拉送枪机顺畅度不足

采用手动(非自动)方式操作的CS/LR4,在每次发射一发子弹都要重新完成向后拉动枪机和送弹上膛的动作。由于其拉机柄较长,拉送时用力稍偏会导致枪机运动轨迹不在中心的情况,用户越用力(不同心的力)拉送越是拉送不动,尤其在实施精瞄射击时,会改变以前已经固定好的瞄准线指向。

弹匣插口部分无反向限制装置

CS/LR4在弹匣与步枪上的弹匣插口的连接部位上没有反向限制装置,当需要将装有实弹的弹匣装上步枪的时候,如果用户意外地将弹匣的前后进行了颠倒(子弹头朝向后方)却仍能装上步枪。如此一来,在出现错误的弹匣安装动作以后,装在弹匣内的子弹弹头是指向后方的。一旦用户完成送弹上膛动作,就会出现上膛故障,贻误战机。

早期白光瞄准镜设计不良

CS/LR4的一开始配备的CS/OS15和CS/OS17两型瞄准镜在用户实际使用时都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倍率偏高(两者都只有8至32倍可调)、视场偏窄,从而影响观察搜索和连续对多个不同方向目标射击的问题。此外该型瞄准镜的后置分划线也不随倍率变化,仅可以在20倍时利用分划线的密位刻度瞄准、测距,其他倍率就需要换算。但因为变倍手轮为连续可调,难以准确计算,再加上分划调整手轮刻度单位为MOA,而分划线刻度单位为密位,因此调教和计算相当繁琐。

直到使用改良的CS/OS20A型白光瞄准镜才有所改善:该瞄具改为4—15倍可调,十字密位线分划采用了前置设计,瞄准镜分划板上每间隔1密位便设有一条密位线,密位线在任意倍率下所代表的密位值不变;镜体上设有横向和纵向分划调整手轮,每档0.05密位,另外还设有变倍手轮和调焦手轮,可调整倍率和焦距,性能比CS/OS15和CS/OS17型都提高不少。

用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部队单位

特警单位

🇵🇭菲律宾

菲律宾武装部队

🇻🇪委内瑞拉

流行文化

电视剧

2013年—《特种兵之火凤凰》:由雷电突击队和火凤凰女子特战队的狙击小组所使用。

2015年—《特警力量》:由猛虎突击队辖下三个中队和小虎队的狙击小组所使用。

2017年—《人民的名义》:广泛的由汉东省警方狙击手所使用,其中一支被祁同伟(许亚军饰)从装备部提用并在孤鹰岭中狙杀一只鹰以及意图击杀侯亮平(陆毅饰)。

2017年—《急诊科医生》:由警方狙击手所使用。

电子游戏

2013年—《战地4》:命名为“CS-LR4”(中文版则命名为“CS-LR4狙击步枪”),发射7.62×51毫米子弹,枪身印有“中国特种部队”的字样,被归类为狙击步枪,载弹量5+1发(2018年12月以前疑似出于平衡性而把载弹量设定为10+1发,现已修正)。单人模式当中并无出现;多人联机模式时为美国、中国及俄罗斯三方“侦察兵”(Recon)的最初武器,预设使用CL6X(放大6倍)、变焦视镜(放大14倍)和两脚架附件,并可以使用JGM-4(放大4倍)、斜视金属瞄准器、直拉式枪机、土狼、激光瞄准器、LS06抑制器、棱镜(放大3.4倍)、手电筒、防火帽、HD-33、弹道(放大40倍)、测距仪以及七个战斗包附件(ACOG(放大4倍)、FLIR(红外线放大2倍)、全息(英语:EOTech)、消焰器、绿点激光瞄准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放大1倍)、眼镜蛇、M145(放大3.4倍)、PBS-4抑制器、激光/灯光组合、PKA-S、PK-A(放大3.4倍)、PKS-07(放大7倍)、PSO-1(放大4倍)、R2抑制器、反射式、步枪瞄具(放大8倍)、抑制器、战术灯、三光束激光、猎人(放大20倍)当中之七)的附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